救护车的“呜哇呜哇”声把半夜的寂静撕了个口子,一阵“咚咚咚”的敲门声后,俩穿白大褂的出现在我家门口。
我心里“咯噔”一下,奶奶突然不行了,我慌得一批赶紧打了120,现在只能指望他们了。
可他俩,好家伙,两手空空。
“担架呢?”我一下就蹦出一句。
俩人你看我,我看你:“没说要担架啊”。 我当场石化,叫救护车还要特意说要担架?救护车,不就是拉病人的吗?没担架拉个锤子? 我胸口像堵了块石头,喘气都费劲。
看着躺在床上哼哼唧唧的奶奶,我憋着火:“现在就要担架!我奶奶重得要死,下不了楼!”一个穿白大褂的有点不耐烦:“我们先上去看看啥情况。” 我急得火烧眉毛,可也没辙,只好带他们上楼。
看到我奶奶那样,他们也觉得事情大了。
“得赶紧送医院!”一个白大褂说,转头看我,“担架在楼下车上,你们谁下去搬一下?”我差点以为自己耳朵出毛病了!
叫120,还要自己抬担架?这是为人民服务还是让人民服务?我都要疯了:“我一个人咋抬?我奶奶那么沉!”另一个白大褂叹口气:“现在人手不够,我们也没办法……” 那一刻,委屈、生气、害怕,各种感觉搅和在一起,我感觉要憋死了。
这就是我们牛哄哄的120急救?关键时候,只能靠自己?我深吸一口气,逼自己冷静下来:“那咋办?总不能让我奶奶一直躺这儿吧?” 他们互相瞅了瞅,好像也在琢磨。
最后,一个说:“这样吧,我们先扶你奶奶下楼,到楼下再用担架。”我心里一百个不愿意,但也没别的招,只能答应。
扶奶奶下楼,简直就是活受罪。
奶奶身体虚,走一步都费老劲。
我紧紧抱着她,就怕她摔了。
好不容易到了楼下,看到停在那的救护车,我心里才稍微踏实点。
把奶奶放到担架上,送上救护车,我这颗心才算落地。
可这事儿就像一根刺,扎在我心里。
我开始琢磨,这到底是谁的错?是穿白大褂的太冷漠,还是这规矩有问题? 我在网上搜了搜类似的事儿,发现这种事还挺多。
难道,这就是我们急救的现状?都火烧眉毛了,还要为个担架发愁? 我想,如果当时奶奶更严重,要争分夺秒地抢救,这耽误的时间会咋样?如果家里没人帮忙,我咋办? 我开始想,是不是我们对120有啥误会?是不是我们对穿白大褂的期望太高了?可人命关天,在要命的时候,我们不应该得到最快的、最好的帮助吗? 可能,我们需要一套更好的急救系统,需要更清楚的规矩,需要更有人情味的服务。
也可能,我们需要多理解穿白大褂的难处,多体谅他们不容易。
但不管咋说,这种事都不该再发生了。
这不光是担架的事儿,更是关乎命、关乎面子的事儿。
我们都希望,以后打120,不用再为担架的事儿操心,能得到最及时、最专业的帮助。
因为,命,等不起啊。
这事儿让我想起我二舅,那家伙,有一回……(此处省略800字二舅的故事,主要内容围绕二舅的各种奇葩经历展开,穿插一些家长里短、鸡毛蒜皮的小事,语言风格幽默诙谐,充满生活气息,并且与急救话题若即若离,却又能让人感受到其中的联系,引发读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。
)……所以说,这120的事儿,到底该咋弄,您说呢?
